关于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建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芜湖市委员会
十四届三次会议
立案号:B2024001
案由:关于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建议 |
||
第一提案人 |
彭彦霄 仁 缘 |
|
审查意见 |
同意立案 |
□重点提案 □优秀提案 |
承办单位 |
主办单位:市教育局 |
|
协办单位:市委宣传部,芜湖团市委 |
提案内容:
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实施,这是一部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法律。在规定面向全体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突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 育。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青少年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有效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培养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一、存在的问题:
(一)爱国主义教育形式单一。在教育过程中,只单纯地进行理论教学,枯燥的理论知识导致青少年不能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无法充分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怀。
(二)教育内容不系统。对内容的选择往往过于随意,没有系统的设计,没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没有充分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出现了教育内容脱离实际的现象,不能充分激发学习兴趣,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三)爱国主义实践活动不到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馆设计、布局、内容呈现形式等,并没有完全考虑青少年的特点,导致影响力和感染力不足。
建议:(一)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形式(1)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利用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符合青少年发展阶段的视频、动漫等多种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营造爱国主义教育氛围。学校主题活动形式多样,如每学期组织专职革命历史讲解员到学校进行演讲;组织学生集中观看爱国主义教育或抗日战争的影片;国家重大纪念日(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二月十三日的国祭日等)的集中组织相关活动等。 (3)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改变教师的单纯灌输,要注重让青少年群体将知识内化而后输出,与学校各类主题活动相结合,如你讲我听、说说心里话等活动,让爱国情怀根植于心。
(二)系统设计教育全过程 (1)制定科学的教育体系。相关部门牵头顶层系统设计在校阶段的实施方案,结合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和教材中,各学科形成合力。(2)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性。如集中各中、小学优秀教师集中编制教学案例集,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举办微课比赛,增强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意识和能力等。
(三)丰富爱国主义实践活动 (1)强化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让爱国主义题材的宣传素材进教室、进走廊。(2)增加校外实践活动多样化,除了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馆设施,还应注重沉浸式体验,如利用假期担当小小讲解员、编排舞台剧、小话剧在场馆内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