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引导芜湖老字号创新发展的建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芜湖市委员会
十四届三次会议
立案号:W2024153
案由:关于引导芜湖老字号创新发展的建议 |
||
第一提案人 |
孙芳 |
|
审查意见 |
同意立案 |
□重点提案 □优秀提案 |
承办单位 |
主办单位:市商务局 |
|
协办单位: |
提案内容:
老字号历史悠久,代表着一种乡愁、一种记忆、一种文化,目前全市共有芜湖老字号企业30家,安徽老字号企业25家,中华老字号企业3家。
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自身发展、内部管理的问题。(一)创新动力不足,适应不了时代变化。部分老字号缺乏创新的内生动力,长期故步自封,缺乏市场意识,无法匹配人们的新需求和新期待,有的已黯然退出历史舞台,有的举步维艰。如产品包装款式陈旧、品种单一,生产现代化、自动化程度低,导致市场占有率不高、社会影响力不足。(二)人才培养困难,传承无序管理低效。多数老字号企业的员工培养模式仍是传统模式,如家族传承或师徒传承,小作坊式管理,缺乏系统科学的培训和管理手段,面临企业技术传承艰难、人力资源匮乏等问题,发展难以为继。
二、企业对外链接、品牌宣传的问题。(一)品牌塑造意识不强,互联网运营能力欠缺。大多数老字号企业不知如何挖掘品牌的传统特色和文化内涵,宣传推广意识薄弱,投入不足,聚焦不精准,仍然依赖于“口口相传”的传统宣传模式,缺乏互联网思维与整合营销思维,导致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得不到提升,不能吸引主流消费群体的关注,社会知晓率不高,品牌认同感差。(二)缺乏当代话语表达的转化,吸引不了年轻人。传统文化资源与创意设计融合不足,缺少文化创意附加值,未能激活更广泛的消费群,不能与年轻消费者同频共振。随着80后90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老字号一方面面临着熟悉的老年消费群体逐步流失,一方面又抓不住年轻人的困境。
三、政府服务保障、政策扶持的问题。(一)资金保障不到位,影响企业转型升级。为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老字号企业需持续投入完善相关的软硬件配套设施。有的在保留部分手工操作程序的同时,还要升级为自动化、机械化操作,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而多数老字号品牌注册资金小,规模较小,银行贷款以及社会其他融资渠道较为困难,导致企业无法持续发展。融资难成为困扰中小型老字号企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二)政策落地还要跟进,服务引导有待深入。2022年以来,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意见》,安徽省商务厅等2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若干举措》,镜湖区还制定了《老字号担保贷款实施方案》,但截至目前,市级层面关于扶持老字号企业的配套政策还不完善。政府关于老字号的宣传推广及活动策划力度不够。全市还没有一处像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那样供老字号企业产品集中展示销售的场所。
建议:
一、打好质量牌。人们对于老字号的青睐,既是对工匠精神的认可,也是对高品质产品的期待。老字号要想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赢得大众的信任感,必须坚持品质为本,坚持精益求精、追求品质、注重细节的工匠精神,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建议组织开展技能大赛、最美技术能手、最美工匠等评选活动,在全社会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
二、打好情怀牌。老字号往往凝聚了几代人的共同记忆,一种熟悉的味道、一声亲切的乡音,甚至一张简单的包装纸,都会唤起深藏于情感深处的乡愁记忆。建议策划、拍摄关于芜湖老字号的专题片、纪录片、宣传片,深入挖掘每一块老字号招牌的背后故事,展现企业家们的创业风采和精神风貌,从产品服务、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的不同层面,激活老字号的“基因密码”,提升老字号的“粉丝效应”。
三、打好文化牌。老字号作为所在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载体,在地域文化与地方商业融合上有着独特的价值。有的企业既拥有老字号品牌,同时其制作技术又被列入非遗名录,建议对这类企业要格外关注,加强保护,同时要引导更多的老字号企业申报非遗项目和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加强芜湖老字号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把老字号企业作为特色景点,打造“芜湖特色文化游”线路,提高其知名度。
四、打好体验牌。线上和线下结合,借助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便捷性、互动性,以及线下体验新场景,推动老字号“走出去”“被体验”。开发老字号文化传承节目与创意旅游项目,实现从“买”到“游”的转变,推出一批老字号观光工厂或体验工坊,融合旅游、观光、休闲、研习、科普、手作、购物等为一体,通过实地观摩和互动体验,让老字号的匠心精神、高超技艺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五、打好跨界牌。引导老字号企业融入互联网思维,与数字经济、社交媒体紧密结合,探索跨界合作。策划“老字号+”系列行动,如“老字号+互联网”“老字号+文博”“老字号+文创”“老字号+非遗”“老字号+国漫”“老字号+古装影视IP”“老字号+网红消费”“老字号+时尚消费”等,鼓励老字号企业与各类IP之间合作,开发具有芜湖文化特色的联名款、限定款,推动老字号复活焕新。
六、打好服务牌。出台针对老字号企业的专项扶持政策,引导老字号企业转型升级,让老字号焕发生机与活力。推广镜湖区的做法,采用商标质押融资贷款等方式,协调和引导金融机构、信用担保机构对老字号企业给予贷款和融资担保,帮助老字号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对企业以商标权、专利权质押贷款融资并按期归还的,按商标、专利评估费和贷款利息总额的50%予以补助。建立老字号品牌转让交易制度,推动产权流动,促进并购、上市。精心策划系列主题促消费活动,激发居民夜间消费潜力。组织“芜湖老字号伴手礼”评选赛事,持续开展“芜湖老字号嘉年华”等活动。利用芜湖古城、鸠兹古镇和芜湖方特等旅游资源,把分散在全市的品牌老字号集中起来向省内外游客展示,推进老字号进景区、进博物馆、进书房书吧,推动文旅商深度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