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据资料 > 文史资料

古城芜湖建置沿革简述

发布日期:2013-01-16 00:00信息来源:芜湖政协浏览量:【字体:  
古城芜湖建置沿革简述
叶孟明
芜湖古称鸠兹的由来
芜湖是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最早的行政建置,据现存古代文献记载,是春秋时期吴国的鸠兹邑。《左传》鲁襄公三年(前570年)载:“楚子重伐吴,为简之师,克鸠兹,至于衡山。”晋杜预注云:“鸠兹,吴邑。在丹阳芜湖县东,今皋夷也。”《后汉书·郡国志》“芜湖”注:“鸠兹意指鸠鸟栖息繁殖之所。”《安徽通志·舆地志》载:“鸠兹港,芜湖县东四十里,入于长江,或以为古鸠兹也。《左传》楚伐吴,至鸠兹,杜预以为皋夷,今作勾慈,以音相近而讹也。”民国《芜湖县志》记载相同,又云:“芜湖县德政乡有勾慈社,即鸠兹之讹也。”关于衡山,杜预以为在浙江乌程,距今芜湖县之鸠兹太远,与具体情况不合。按《太平御览·地部》引山谦之《丹阳记》云:“丹阳县(治所在今安徽当涂县正北小丹阳镇)东十八里有横山,连亘数十里。或云:楚子重至于横山是也”。《芜湖县志》亦载:“似即今当涂之横山,盖横与衡本通也。”
关于鸠兹在今何处,《芜湖县志》、《太平府志》载有在芜湖县东40里、35里、30里及在咸保圩诸说。北大教授侯仁之于1978年曾亲领研究生作了实地调查,到了芜湖县黄池镇南一里见一土墩,为古城遗址,当地群众称为楚王城,因而认为此地即古鸠兹城。这里曾发现印纹硬陶、绳纹陶片、简瓦残片及五铢钱,安徽省博物馆同志鉴定为汉代物,汉芜湖县治所当亦设于此。
春秋吴、楚争夺此地是有原因的:因为它扼中江要冲,中江即今之青弋江(一说青弋江中段始为古之中江,相传伍子胥伐楚时开挖,至今民间仍有称此段江流为胥溪者),为东通吴越,西达楚国的一条重要河流。《汉书·地理志》“丹阳郡芜湖县”下注云:“中江在县西南,东至阳羡(今浙江吴兴)入海。”《读史方舆纪要》载:“今县河(即青弋江)东达黄池,入丹阳、石臼等湖,至银林堰,乃中江故道也。苏常(今江苏苏州、常州)承中江下游,常病漂没。及五堰筑(唐末杨吴时筑),而中江不复东,宣歙之水,皆由县西达于江。”楚兵东伐,先占鸠兹,继续东进到横山(今属当涂),是符合地理形势的。
周元王四年(前472年)越王勾践平吴,鸠兹亦属越国。楚威王六年(前334年)楚大败越,杀(越)王无疆,尽取故吴地至浙江。于是鸠兹属楚。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以楚地为楚郡。二十六年完成统一,分天下为36郡,将楚郡分为九江郡、鄣郡、会稽郡,而鸠兹属鄣郡丹阳县。刘邦、项羽的起义军灭秦,项羽分封诸侯,以鄣郡属九江王英布。西汉初期,郡国并行,鄣郡先后属于楚王韩信、荆王刘贾、吴王刘濞、江都王刘非、丹阳侯刘敢、广陵侯刘成。
汉武帝时设芜湖县于鸠兹
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改鄣郡为丹阳郡,领县17,内有芜湖县。这是芜湖作为县名的开始。原来这个地方有一湖泊名芜湖。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载:芜湖(水名)长七里,蓄水不深而多生芜藻,故曰芜湖,因以名县。宋代李等编的《太平御览》引《宣城图经》曰:“芜湖山在(芜湖县)西南,山因湖名之。汉末于湖侧置芜湖县,以其地卑,蓄水非深而生芜藻,故以名县焉。”
汉芜湖县在哪里?顾祖禹说:“芜湖故城在芜湖县(指明代县城)东三十里古鸠兹。”《芜湖县志》载:“汉芜湖城当在咸保圩。”咸保圩在今芜湖市东约35里,位于水阳江之南。但光绪中重修《安徽通志·舆地志》载:“芜湖(水名),在芜湖县西南十五里,源出丹阳湖,过黄池,合五丈湖、路西湖诸水,至县入江。蓄水不深而多芜藻,故名。”清康熙《太平府志》记载相同。这样说,县城在湖侧,湖又在县西南。这些记载是否有矛盾?应该怎样理解?因为古代作为湖泊的芜湖,从大小荆山以东到古鸠兹处都是湖泊。后来农田建设发展,出现许多圩田,湖泊的面积渐渐缩小,只剩下一个小湖在小荆山之东。所谓“湖侧置芜湖县”,当是指古代芜湖(水名)之侧。
汉武帝元封五年,分天下为13刺史部(监察区),丹阳郡属扬州刺史部。东汉时期,芜湖县仍属扬州丹阳郡。
东吴时,芜湖县治始迁今北门鸡毛山
东汉末年,芜湖县属孙吴。孙权在黄武中将芜湖县治由水阳江南向西移到青弋江下游,即今鸡毛山高地,靠长江边。 为什么县治要移到长江边呢?因为孙权原驻扎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后迁秣陵(不久改称建业,今南京市)。孙吴凭长江之险立国,所以对沿江地区很重视。刘备曾经对孙权说:“江东先有建业,次有芜湖。”为着保障建业,芜湖县治就迁到长江边了。此后,孙休永安中在芜湖县置故鄣郡。西晋时,芜湖县仍属扬州丹阳郡。
东晋、南朝偏安江左。当时从北方南迁的人民与士族多相聚而居,保持原籍。统治集团为了缓和南北士族的矛盾,争取他们的支持,设置了一些侨州、侨郡、侨县。所谓侨置就是把彼处的地名移置此处。东晋、南朝的统治区限于南方,却在北方南迁的人们聚居之地设置一些州、郡、县,仍用北方地名,甚至一地有几个州、郡、县,有官而无辖地。又或分或合,或废或复。所以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里载:“盖自晋成帝以来,州郡类多侨置,损益离合,不能悉详。”就芜湖县地方说,除保存扬州丹阳郡芜湖县外,东晋成帝咸和四年(329年)侨立豫州于江淮之间,而州治设在芜湖县(西晋豫州辖地相当于今河南省东南部及安徽省淮北一部分,州治在项城)。以后或设在历阳(今和县),或设在寿春(今寿县)。晋成帝时又分丹阳县境(今当涂县)侨立淮南郡(西晋时辖地相当于今寿县至和县一带,不包括今六安地区、安庆地区及巢县),郡治在于湖。东晋孝武帝宁康二年(374年),以上党郡(西晋时辖地相当于今山西省东南部)流民侨置襄垣县(原在今山西省境内)于芜湖县西南,并立上党郡,属于侨置的南豫州(州治在姑孰,今当涂县)。后去上党郡为县。
东晋末,取消芜湖县,于湖县仍存
东晋安帝义熙九年(413年)去芜湖县,其地并入襄垣县。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又去上党县,并入襄垣县。历南齐、梁、陈3朝,襄垣县与于湖县都属于南豫州淮南郡。这里有一个问题:有些古人记载“芜湖即于湖”,但据《晋书·地理志》、《宋书·州郡志》中淮南郡下并列有芜湖县、于湖县,可以证明这是两个县。这两个县有什么联系呢?《宋书·州郡志》载:“于湖令,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分丹阳县立。”汉丹阳县在今安徽当涂县地,本与芜湖县境相接。《读史方舆纪要》载:“于湖城,在府治(明太平府治在今当涂县城)南三十八里。”说明于湖县是原丹阳县之南境,与芜湖县连接。据侯仁之教授指导的调查,于湖城可能在今芜湖县王guai(同“拐”);又民国《芜湖县志》引唐朝魏王李泰主编的《括地志》云:“(芜湖)县东四十里有圩,曰咸保,古丹阳于湖县址。”也可能于湖城即在今芜湖县东咸保圩一带。但这两个地点都在芜湖县境内。为什么史志载于湖是分丹阳县境设置的,而实地调查与《括地志》所记县治却在芜湖县境呢?这里须要仔细分析一下:于湖县与芜湖县是紧紧相连的,它的县境大部分是在原丹阳县地,而作为县治的于湖城设在邻近的芜湖县的东境是有可能的。加上东晋侨置豫州在芜湖,淮南郡在于湖,刘宋又侨置南豫州在于湖,当时的芜湖、于湖都属于这些州、郡管辖的,所以于湖城也可能是东晋时作为县治而在芜湖县境。
隋朝统一后,对地方行政区域加以调整,裁并不少郡县,规定地方分州(后称郡)、县两级,取消了大州。襄垣、于湖都并入蒋州(后名丹阳郡,治所在今南京市)所属的当涂县。唐初,芜湖是一个镇,在长江边,属江南道宣州当涂县。唐肃宗时,当涂县改属升州(治所在今南京市),复改属宣州(治所在今宣城市)。唐末期昭宗时又改属升州。
唐昭宗时复置芜湖县
据《读史方舆纪要》卷27载:唐昭宗大顺中杨吴(吴王杨行密)复置芜湖县,属升州。《太平府志》载:“唐哀宗天四年(907年),杨吴割当涂五乡、宣城二乡,复置芜湖县,隶宣州。”《文献通考》载:南唐烈祖李昪昇元中改杨吴之金陵府为江宁府,置芜湖、铜陵、繁昌3县。《十国地理表》载:南唐析当涂县置芜湖县。这些记载虽然对芜湖县复置的年代有所不同,但芜湖县自晋以来并入襄垣、当涂,历500余年又恢复了。县城在今芜湖市神山以南,青弋江以北。芜湖与江南经济的发展
芜湖县之所以得到恢复,与江南经济发展是分不开的。经过东晋、南朝近300年间,来自中原地区的人民与江南土著共同辛勤地开发江南,因而使江南地区“良畴美柘,畦垅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到了唐代,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据《新唐书·地理志》统计,唐朝兴修的水利工程有269项。而江南道有71项,居全国的首位。到南唐时,“江淮间旷土尽辟,桑柘满野,国以富强。”手工业商业亦有发展。芜湖地处“江津之要”,正如宋代杨颢诗所云:“山连吴楚周遭起,水会湖湘汹涌来,”境内水道纵横,有利于灌溉,因之它的地位不容忽视。自唐迄今,县治历代不废。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取江南,以芜湖县属宣州。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以芜湖县改属太平州(治所在当涂),后来在州、军(地方单位)、县之上设路,而太平州属江南东路。此后历元、明、清3朝,芜湖县皆属太平,惟元代升太平州为路,属江浙行省;明代以太平路为府,属南直隶(即南京);清初改南直隶为江南省,康熙朝江南省分为江苏、安徽两省,而太平府属安徽省。
宋代开始筑芜湖县城
宋代芜湖县经济有所发展,兴筑了大量圩田,著名的万春圩即在宋仁宗嘉六年(1061年)重修,使10余万亩土地成为良田。南宋时江南东西两路“有茗*(上半部艹,下半部舛)(即茶)、冶铸、金帛、稻之利;岁给县官用度,盖半天下之入焉。”显得芜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宋代开始在芜湖筑城。“宋城不知筑于何年,至宋高宗时方毁……观林和靖过芜留咏诗云‘山掩县城当北起,渡冲官道向西流’,则其位置与今无甚出入。今北门外高城坂、东门外鼓楼岗等处,皆为故城遗址。明初筑城,收缩甚多,则宋城之大亦可想见。”由此可知宋城至迟在林和靖生存的年代(11世纪初)已经建成,而且范围比明城大。至南宋高宗建炎年间毁于兵乱。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重建城垣,至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又被兵火所毁。一直到明代前期,芜湖虽设县署,却没有城垣。
明代,芜湖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因为它的附近是稻米产区,皖南所产的木材、货物,多通过水道汇集于此地,再入长江运销别处;同时长江上中游四川、湖北、江西的货物东下,下游的货物西上,皆经过芜湖。所以清初顾祖禹说:芜湖“今商旅骈集,明天启中置榷关(即收税所)于此。”明中期以后,我国东南地区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芜湖成为浆染业的中心和炼钢的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防卫的需要,明神宗万历三年(1575年)重新建筑了城垣,仍在宋城位置而范围缩小,周围739丈,其旧城垣地基即今环城路。而实际建城区东起大垄坊,沿青弋江北岸一直向西伸展到江口,形成著名商业区十里长街。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就明城基重修,划长街于城外,周围5里。此后随着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街市逐渐扩大。
清光绪二年芜湖辟为通商口岸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芜湖是水陆交通的枢纽和货物的集散地,就成为帝国主义侵略的目标之一。清光绪二年(1876年)英国和清朝订立《烟台条约》,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通商口岸,并规定租界内洋货免收厘金,洋货运入内地只纳子口税(进口货在海关交纳正税后,运到省的税关再交半税,叫子口税),全免各项内地税。第二年,英国设领事于芜湖,与清官吏订立租界约,划出租界区:东起普潼塔,西至江边,南起陶沟,北抵弋矶山麓。接着,俄、法、日、美等帝国主义者也来到芜湖。清光绪三十年,芜湖关道台童德璋和英国领事柯韪良议定《各国公共租界章程》10条,把上述租界区作为各国公共通商租界。于是帝国主义者在芜湖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控制长江水运,同时外国传教士在芜湖设立教堂、学校、医院,分布于鹤儿山、二街、长街、凤凰山、狮子山、范罗山等处,进行文化侵略。封建官僚、买办把广州等地的米商从镇江拉来芜湖开设米号,芜湖遂成为四大米市之首。芜湖市区遂由青弋江岸扩展到长江岸边。据清宣统二年(1910年)丈量,建成市区由县城向西北扩展约有2.5平方公里。此时民族资本在芜湖有些发展,但因帝国主义、封建官僚、买办势力垄断市场,使民族工商业受到摧残。
民国建立后,废除州府,地方行政机构为省、县两级。民国三年(1914年)增设道。安徽省分设3道,芜湖道治所在芜湖县,辖皖南地区。又设皖南镇守使驻芜湖县。民国十七年,国民党政府废除道,县直辖于省。民国二十一年国民党政府于省下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并以专员兼该地区保安司令。当时安徽省分10个行政督察区,芜湖县先后属于第二、第九、第六等区。
新兴的芜湖市
1949年4月24日凌晨,芜湖解放。是年5月设皖南行署,辖芜当、池州、宣城、徽州4个专区和芜湖市等,芜湖县属芜当专区(即芜湖专区)领导。从此芜湖市与芜湖县分开。1952年4月12日,撤消皖北、皖南两行署,置安徽省。同年8月25日,省人民政府成立,辖5市7专区,芜湖市为省辖市之一。此后,芜湖市除两度归芜湖专区领导外,则均为省辖市。1980年1月芜湖县划归芜湖市领导,4月10日芜湖市辟为对外贸易港口。1983年8月10日,国务院批准将原属宣城地区的繁昌、南陵、青阳3县及九华山管理处划归芜湖市领导(后二者现属池州市辖)。
解放以来,芜湖市区有较大的扩展。西向跨长江是我国最大的内河煤港裕溪口,1954年划归芜湖市;北向伸到四合山区;南向扩展到青弋江南岸。市区面积在解放前夕为7平方公里,现在已发展到23.4平方公里。更为重要的是,芜湖市已经成为新兴的轻纺工业城市,拥有数百家工厂企业;水陆交通远胜昔日,芜湖港已成为长江沿岸著名的大港之一;向北有淮南铁路,东西有宁铜铁路,向南有皖赣铁路;公路四通八达。
以上是芜湖市的建置沿革及城垣演变的概况。解放以前,芜湖市与芜湖县是在一起的,上述材料中包括市县的建置沿革,不能分开。
历史悠久的芜湖,得天独厚,在党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指引下,迈步向前,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