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崔宏建议:推动新电商 促进新消费 助力新发展
截至目前,芜湖市共有注册电子商务企业5000余家,开办网站、网店约5.9万户(活跃店铺数3.2万户),电商直接从业人数超过15万人。2021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630亿元,居全省第二;全市限额以上电子商务企业共实现网上零售额308.2亿元,同比增长37.1%。立足现有发展基础,如何拓展我市电子商务新业态,推动我市电商行业向着细分化、品质化方向发展,促进消费提质扩容,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引育并重,培育新电商助力三产发展壮大
大力推动“双招双引”,围绕软件开发服务、第三方支付、仓储物流、信息安全保障、人才招聘及业务培训、融资服务、营销推广及售后服务等方面,推动电子商务与农业、制造、外贸、服务等传统行业逐步融合,打造电商生产性服务平台。聚焦在线旅游、家政服务、数字文娱、时尚消费等领域,推动传统生活性服务业升级再造,紧盯消费新需求、新热点、新模式,大力发展垂直电商、定制电商,实现家用、家电、家居、家装、家服务的供应链和服务体系聚合,打造精准、精细化电商生活性服务平台。
二、创新模式,推动跨境电商和海外仓协同发展
充分发挥自贸区优势,搭建国际消费新平台,打造跨境电商居民消费体验中心。不断探索外贸综合服务新模式、海外属地化运营新机制,积极拓展海外仓出口物流通道,支持企业开通全货机航线、海运快船等跨境电商物流专线,依托芜湖空港经济区,深化空海、空空、空邮出口转关。支持企业建设一批前置仓、海外仓,打通生产端到贸易端,构建全球销售渠道和自主可控的国际供应链体系,充分发挥跨境电商拓展外贸发展空间,稳定外贸发展新动能的积极作用。
三、数字赋能,聚焦新零售促进消费升级
积极应用物联网设备、移动支付、小程序营销、AI客流分析等技术,打造数字化门店场景体验空间。以“数字技术和增值服务”双轮驱动,将线上和线下、虚拟与实体、到网到店到家的场景融合贯通,深化品质消费、品牌消费、时尚消费和智能消费聚集,建设一批绿色商场,打造新零售特色商业街区。积极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推动中山路步行街、芜湖古城等传统商业体积极构建数字经营体,培育一批体验式智慧化示范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