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闽月委员代表市农工党建言:关于加快我市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我市医药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齐全,涵盖化学制药、生药医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多个领域,华润双鹤为国内输液龙头企业,丰原药业是安徽省首家医药行业上市公司。预计全市2024年规模以上医药产业营收达120亿元。在我市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为此,建议:
一是加强政策扶持。目前我市已出台《芜湖市合成生物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建议进一步结合我市医药产业现状制定专项产业政策,明确发展方向、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支持创新药品研发上市、鼓励医疗器械研发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根据我市医药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加快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围绕两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瞄准脑医学、合成生物、基因和细胞治疗等细分领域,形成医药产业集群效应,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二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鼓励企业依托市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医药产业研发协同创新平台。推动高校及科研机构(如:弋矶山医院药物临床试验基地、皖南医学院安徽省多糖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与企业科技研发深度结合,助力药品研发及技术创新。依托“紫云英”人才计划,根据企业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加大对医药专业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医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人才库,给予人才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服务保障。鼓励企业与市内高等院校建立联合培养、定向招聘、基地实训等机制,强化专业人才培养。
三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谋划布局未来健康产业,引导支持企业研发制造高端药和临床急需创新药,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广泛开展省内外合作和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产品,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和国际化进程。鼓励企业聚焦脑疾病新药研发、脑健康医疗服务、合成生物学的关键技术(如合成生物学设计等)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支持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提高生产效率,加快新药研发,实现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四是加强质量监管。完善我市医药产业质量监管体系,强化质量标准管理,加强对企业生产过程的监督和规范,保障医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鼓励我市医药产业协会、企业制定先进团体标准,坚持标准创新,积极推动开展团体标准培优,提高医药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
五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医药企业提供更多优质高效的政策咨询、技术支持、市场推广等服务。邀请医药企业参加“畅聊早餐会”,加强沟通交流,为企业排忧解难。对我市医药产业行政审批流程进行优化、合并、减免,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质量,节约企业时间和人力成本,助力产品早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