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蓉菲委员代表市民进建言:推进铁水联运建设 加快打造枢纽之城
芜湖承东启西、通江达海,是安徽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桥头堡”,先后获批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复合型流通战略支点城市。但铁水联运发展相对滞后,综合交通优势和辐射周边的能力没有充分发挥,需加快补齐短板,加速建设成为功能齐备完善、辐射带动作用强大、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的枢纽城市。为此,建议:
一是提升设施联通水平。在《芜湖市交通运输“十五五”发展规划》中,统筹考虑港口集装箱、大宗货物铁水联运发展需求,同步规划建设集疏运铁路,推动铁路运输网络和水运网络的高效衔接。依托宁芜铁路-芜铜铁路、淮南铁路-皖赣铁路、庐铜铁路-铜南宣铁路等构建“沿江+跨江”多向货运铁路网络,加快融入国家对外物流出口大通道。建立港口集疏运铁路建设项目清单管理和更新机制,实施主要港口重要港区集疏运铁路及“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研究港口后方铁路运输能力问题,加快不满足运输需求的瓶颈路段的新线建设或扩能改造。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在芜湖塔桥多式联运基地设置中欧(亚)班列始发站,增强塔桥铁路枢纽功能。
二是提升联运畅通水平。优化联运组织方式,鼓励铁路、港口、航运企业联合开展市场营销,大力发展铁水联运,推动形成“联运枢纽+物流通道+服务网络”的铁水联运发展格局。推行“一单制、一箱制、一票制”、“铁路箱下水”模式,通过铁路运输方式打通更多的出海通道。积极拓展主要港口国内国际航线和运输服务辐射范围,适当加大既有航线船班密度,支持将港口功能向内陆延伸,促进水铁高效联动。鼓励支持铁路、港口、航运、货代等企业加强合作,以平台为支撑、以资本为纽带、以股权合作为方式,加强联运物流资源整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铁水联运经营人。
三是提升信息共享水平。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原则,加快建设铁水联运公共信息平台,挖掘联运铁路货运潜能,简化铁路箱提还箱手续,提升铁水联运协同作业效率和整体服务效能。政府部门统筹推进,发挥长江航运要素大市场载体功能,依托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扩大政府、铁路、港航等主体数据交换范围,实现海关、海事、铁路、港口、航运等信息的开放互通、实时获取。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为引领,集聚各类物流业态的数据资源,加快互联互通技术标准化建设,打造大数据物流产业生态体系,全面支撑物流数字化升级和产业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