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多式联运” 共筑芜湖融通新格局
“打好‘奇瑞牌’,以首位产业牵引多式联运快速发展”“建设物流大数据平台,形成综合优势,提高芜湖物流枢纽城市竞争力”“拉长服务半径,将机场航空货物运输服务延伸至货源地”……
多式联运的立体化现代物流是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题中之义,攥紧这个“拳头”,才能打出城市升级进位的一片新天地。近日,市政协召开“提升融通层级,做强芜湖多式联运枢纽”专题协商会,围绕芜湖如何发挥“公铁水空数”五维一体融合发展的整体优势,打造国际物流枢纽,积极建言献策、群策群力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芜湖“联”出大通道,“融”出新格局。
“多式联运”剑指现代物流新体系
襟江带河的芜湖,长江黄金水道浩浩汤汤,万吨货轮穿梭不停;芜宣机场上空,飞往越南和韩国的国际货运航线渐次起飞,跨境物流运输繁忙;公路交通网密布,塔桥多式联运基地加快建设,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芜湖,作为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一直在探索如何利用区位优势,更好地配置资源要素,构建“公铁水空数”多式联运物流体系,增强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能力——在新的发展格局下,这是一道有难度的必答题。
2024年,市委点题、市政协解题,集中智力资源共同聚焦到“提升融通层级,做强芜湖多式联运枢纽”上来。
解题第一步,是盘点家底。新发展格局中,芜湖区位交通的优势如何强化?短板和不足怎么补缺?公、铁、水、空如何协同形成多式联运的高效物流体系?
我市高度重视此次专题协商,市政协成立了强大的调研团队和工作专班。一方面,深入芜宣机场、塔桥多式联运基地、安徽港口集团芜湖有限公司等地调研座谈,并先后赴长沙、武汉、鄂州、南通等地市就航空货运、铁水联运、江海河联运等进行专题调研;另一方面组织专题培训,学习多式联运相关政策文件,研究芜湖现代物流、多式联运相关规划。经过近半年的准备,调研组精心打磨,多方研讨论证,形成一份详实而深入的建言报告。
这是一次立足当下、谋划长远的协商会,开得热烈而生动。一条条来自产业一线、调研现场的建议意见,共同勾画出一个更加高效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指向芜湖现代物流核心枢纽城市的未来。
“四港联动”打造发展新格局
9月2日,一列满载80个集装箱的芜湖格力空调海铁联运班列,从芜湖三山经开区宝特物流园发出。该海铁联运班列将经铁路运输至宁波舟山港集结后,再经海运出境运抵最终目的地沙特达曼港。
这是我市发力多式联运的一个生动案例。芜湖市“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实施融通赋能战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大枢纽、打通信息大动脉、构建开放大平台,提升融通层级。2023年12月,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将“提升五个层级”作为省域副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融通层级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融通层级,解决的是资源配置效率问题。其最终目的,是把芜湖建成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成为相关产业和企业发展绕不开、避不掉的“兵家必争之地”。
从当下看,市政协《关于“提升融通层级,做强芜湖多式联运枢纽”的建议》充分肯定芜湖多式联运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向未来看,芜湖融通层级不高,多式联运枢纽尚未全面形成。对此,《建议》从打好“奇瑞牌”,牵引多式联运快速发展;写好“水文章”,做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抢占“制高点”,打造专业性航空货运枢纽;注重“系统性”,着力提升融通层级四个方面提出了系统的建议意见。参会市政协常委、委员、专家等还结合各自工作、调研实际,围绕加快铁水联运基础设施建设、做强芜湖航运产业、推进航空货运枢纽建设、发掘铁路货运潜能、提高多式联运层级等多个方面给出了相应对策。芜湖市主要领导在协商会上对委员的精彩建言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所提建议切中要害,市直有关部门要认真吸收、转化落实。
构建芜湖融通新格局,不仅意味着芜湖的创新成果可以更好地走出去,还意味着在新的发展格局中,芜湖的链接能力和枢纽价值。协商会上,市主要领导的讲话掷地有声:聚力构建大通道,深化“公铁水空数”融通赋能,推进水港、空港、陆港、信息港“四港联动”,加快打造服务长三角、联动中西部、连接全世界的国际物流枢纽,努力成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节点和战略链接。
“联”出大通道,“融”出新格局。芜湖,已经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