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江区政协:用好协商金钥匙破解群众烦心事
“协商在村居”活动开展以来,鸠江区政协坚持听民声、汇民智、解民忧,感知群众需求,并搭建协商平台、召开协商会议,推动政协协商不断向基层延伸。以小平台开展大协商、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通过“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的治理理念,实现群众的事情与群众商量着办。
聚焦基层群众自治
有事“多商量”
“小区公租房的规范管理要加强源头管控,完善日常管理工作机制,让有住房困难的群众好申请也易退出。”政协委员汪正林认真地发言。在鸠江区万春社区的“协商在村居”工作室里,4名区政协委员、社区群众代表及区、街道相关部门负责人正围绕“如何加强小区公租房管理”议题进行协商讨论。
随着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社区协商已逐渐成为基层群众自治的一种生动实践。今年,鸠江区政协积极搭建基层民主协商平台,围绕基层社会治理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紧紧抓住“委员进社区”契机,充分发挥包括政协委员在内的协商主体作用,深入开展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
广泛宣传协商选题、协商流程、协商规则等内容,不断提升居民群众参与意识。在征集协商选题过程中,听取群众的声音,协商议题聚焦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实事,既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黑臭水体整治等,也有群众急难愁盼的农贸市场规范经营、小区楼栋外墙维修等内容,先后共26名政协委员积极参与活动,政协民主协商有效地助力基层治理,真正实现“群众的事情、群众多商量”。
聚焦居民身边难题
有事“会商量”
“破损的单元楼道地面进行了维修、小区的绿化进行了修剪,连小区大门也都进行了改造,小区近半年的变化很大,居民的归属感更强了!”金湾锦苑小区居民王女士说道。王女士口中的归属感,源于“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的治理理念。
据悉,回迁安置小区的物业管理是社区治理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为破解物业管理的难题,今年3月份,鸠江区政协在辖区内金湾社区率先探索实施了“协商在村居,物业大提升”协商试点工作。区政协主席李祥龙及部分政协委员多次深入小区楼幢,听取基层声音、感知群众需求,并搭建协商平台,先后7次在金湾社区开展协商会议,参与群众代表近20名,共收集了下水管道堵塞、小区绿化修剪、树木治虫、电动自行车充电棚选址、地下电动车充电桩、小区大门环境提升等13条关于物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在10余名区政协委员推动,区住建局、区物业办、绿丰公司和街道等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参与下,目前小区下水管道疏通、绿化修剪等7条建议都通过协商的方式得到了妥善解决。
“通过区政协开展的‘协商在村居’活动,小区居民的诉求得到了解决,从原先的不交物业费,到现在不仅带头缴纳物业费而且还当起了物业收费的宣传员,动员亲戚、朋友等主动缴纳物业费,积极参加物业整治工作,帮助社区和物业做工作,这样的转变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非常感谢区政协。”该社区书记激动地说。
聚焦群众切身利益
有事“好商量”
“和园存在基础设施老旧落后、侵占公共绿地、私搭乱建严重、小区环境脏乱差、物业费收缴难、后续维护管理跟不上等问题,且解决难度大,成为制约和园物业管理提质增效的瓶颈。”鸠兹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华钧说。
针对反映的问题,鸠江区政协主动作为,区政协主席带领部分政协委员多次到小区开展“察社情解民忧,政协委员在行动”调研活动,从环境美化、秩序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三个方面着手,现场察看了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绿地管护、公共设施维护及使用情况,并与居民代表、社区干部及部分党员进行座谈,面对面听取社区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政协委员们全程参与和园物业管理整治工作,截至目前,鸠兹家苑和园小区升级改造达到预期效果,群众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除此之外,有事“好商量”也在解决征地拆迁矛盾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坝镇下沟排灌站汪某户因为房屋产权及性质认定问题与征收项目组存在较大分歧,造成该处房屋征收工作长时间无法推进,影响下沟站建设。区政协委员了解后,主动介入,邀请区、镇法律顾问,自规、征收等部门与其面对面协商解释,用政策引导、用事实说话,经过多轮协商,终于达成一致,于今年6月份完成了这个重点水利项目的净地交付。
深入社区察社情,了解民意解民忧,与老百姓一起探讨解决方案,架起了政协委员和社区群众密切联系、亲切互动的桥梁,增强了委员履职内生动力,提高了委员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实现了由被动履职到主动履职的转变。同时,政协委员深入社区察民情、解民忧的行动,帮助群众解决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口碑,有效推进了活动品牌化建设。